
工藝摘要:工業粉塵處理方案:由“(收集罩、管道、風機)、核心凈化系統”。
◆ 機械廠粉塵中存在的問題 ◆
1) 解決工業未經收集的粉塵,影響加工生產環境及員工的身體健康。
2) 解決工業未經處理的粉塵,在引高排放后依然存在著較大的粉塵污染。
3) 解決工業未經處理的粉塵不能滿足環保要求。
◆ 機械廠粉塵的解決對策 ◆
根據生產工序現場狀況,有針對性的增加(或合并)收集風管和密封系統(根據現場需要)。
1) 根據粉塵的性質和成份指標,有針對性的增加粉塵治理設備。
2) 增加引高排放風管(保證排放口高度達到15m以上)。
>>設計依據及標準
針對加工行業生產粉塵的特性,及現場的實際情況,并綜合業主其它方面的考慮,本設計方案遵循如下標準和規范,并達到環保排放標準:
◆ 設計標準與規范 ◆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國發[2011]42號)。
(3)《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
(4)《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
(5)《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
(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7)《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氣卷》。
(8)國昌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治理類似項目廢氣工程取得的經驗。
◆ 設計原則 ◆
1) 技術合理性:項目的設計方案,在充分考慮現有各種現行標準、規范的同時,也應充分兼顧到操作管理、維護巡檢的安全和便利,處理工藝應具備充分的技術合理性。
2) 經濟性:在項目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項目的實用性、可操作性、易維護性等方面的因素,本著合理、科學、實用和為業主節約造價、運行成本的原則,滿足項目要求。
3) 達標安全性:廢氣治理工程應確保達到整體設計目標中的排放標準,還應針對廢氣的分散點源和季節性濃度變化的特點,有充分的應對措施,確保惡劣條件下的穩定達標;
4) 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確保治理后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達到或優于排放標準。
5) 結合工程條件和排放標準,謹慎合理選擇工程設計方案,并盡量采用先進技術、新材料、新布局,以減少運行費用,確保處理系統長期運行安全可靠。
6) 選擇先進的技術,避免二次污染。
7) 選用的設備、配件、材料等均要求質量可靠、通用性強、運行穩定、便于維修。
8) 盡量保持原有的治理系統進行處理或改造。
9) 整個系統操作管理方便,自動化程度較高,便于維護。
>>工藝流程圖
◆ 布袋除塵器 ◆
本公司生產的DMC系列脈沖布袋除塵器是除塵效率高、阻力小、能耗低、投資省的高效布袋除塵器。該設備廣泛應用于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鍋爐、煙氣除塵及物料回收、粉塵治理,具有一種處理風量大、清灰效果好,占地面積小,運行穩定、性能可靠,維修方便等特點。該產品采用模塊式生產、質量穩定,已在電力、水泥、鋼鐵行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可廣泛適用于冶金、鑄造、電力、建材、礦山、化工等行業。
>>布袋除塵器工作原理
DMC系列脈沖袋式除塵器的氣體凈化方式為外濾式,含塵氣體由煙道均勻進入各單元過濾室;含塵氣體中的顆粒粉塵在進風管道內通過自然沉降分離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塵在煙氣導流裝置的引導下,隨氣流進入中箱體過濾區,吸附在濾袋表面。過濾后的潔凈氣體透過濾袋經上箱體、排風管排出。引采用側部下部進風相結合的方式,袋室的氣流上升速度很低,基本上杜絕了二次揚塵的產生。
濾袋采用壓縮空氣進行行噴吹清灰,清灰機構由氣包、噴吹管和電磁脈沖閥等組成。過濾室內每排濾袋出口頂部均配有一根噴吹管,噴吹管下側正對濾袋中心處設有噴吹口,每根噴吹管上均設有一個脈沖閥與壓縮空氣氣包相通。清灰時,電磁閥打開脈沖閥,壓縮空氣經噴吹管噴向濾袋,與器引射的周圍氣體一起射入濾袋內部,引發濾袋全面抖動并形成由里向外的反吹氣流作用,清除附在濾袋表面的粉塵,達到清灰的目的。
隨著過濾工況的進行,當濾袋表面積塵達到一定量時,由清灰控制裝置(壓差或定時、手動控制)按設定程序打開電磁脈沖閥噴吹,壓縮空氣以極短促的時間順序通過各個脈沖經噴吹管上的噴嘴誘導數倍于噴射氣量的空氣進入濾袋,形成空氣波,使濾袋由袋口致底部產生急劇的膨脹和沖擊振動,造成很強的清灰作用,抖落濾袋上的粉塵。
落入灰斗中的粉塵由卸灰閥排出后,利用輸灰設施集中送出。
除塵器的控制(包括清灰控制)采用PLC控制,整套除塵系統的控制實行自動無人值守控制,并可向工廠大系統遠程控制。
所有的檢修維護工作在除塵器凈化機外執行,無需進入除塵器內部。